江苏金融人
都看江苏金融圈
作者|金融小强
如果说GDP是衡量一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,那么财政收入就是衡量一地政府财力最重要的指标,各类公共服务产品都需要财政收入支撑,而财政收入中,最重要的就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。
昨天,江苏金融圈排出了江苏各县级市的GDP排行榜,今天我们将继续分析各县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。
昆山市独占鳌头,15个县市不到30亿
2018年昆山市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7.9亿元,不仅在苏州各县区市处于第一位,而且超过了江苏省内许多地级市的财政收入。
而在另一端,盱眙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18亿,只有昆山的4.6%,也是唯一一个低于20亿的县市,共有15个县市的财政收入低于30亿,可以看出南北县市政府的贫富差距之大。
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江阴市虽然在GDP方面只比昆山少了70亿,但是预算收入却只有254亿元,比昆山少了130多亿,昆山市的财力要远远强于江阴。
这种背离情况在张家港、常熟等县市也存在,主要体现在单位GDP创造财政收入的能力差别很大,如昆山占比达到10%,而江阴占比只有6.7%,张家港占比为8.6%,常熟占比为8.8%,太仓占比高达11.7%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差异呢?
数据显示,昆山、江阴两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占比都比较高江苏各县gdp江苏各县gdp,分别为91.8%、87.8%,也可说两地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税收,但是昆山比江阴高了4个百分点。
有观点认为,这主要缘于两地产业结构不同,税收的基础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,昆山以外资、台资企业为主,且科技型企业占比较高,企业利润率高了纳税自然就多,企业;而江阴本地多是金属制造、纺织等传统产业,效益稍差,纳税少。除此之外,昆山市的房价、地价和土地出让收入也要高于江阴。
对于这个问题,希望有研究的读者在文后积极留言分析。
7个县市财政收入负增长
整体看,江苏41个县市中,有7个县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,分别是泗洪、盱眙、如皋、沭阳、海门、邳州、泗阳。
上述7地中,泗洪、泗阳、沭阳均是宿迁下辖县,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,如皋和海门是南通下辖市,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看并不差,但是在南通当地县市中排名靠后。
与之相对应的是,泰兴、句容、高邮、丰县、涟水、张家港、新沂、昆山、常熟、太仓等10地,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速都超过10%。
另外,一般来讲,经济总量越大,地方财政收入会越多。2018年,江苏40个县市中(剔除邳州),有22个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、18个财政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,而后者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低,多集中于苏北地区。
评论